ふりがな
江の島の歴史
江の島歴史年表
江の島散策マップ
江の島の文化財
江の島を訪れた人々
資料種類しりょうしゅるい(大分類だいぶんるい):
資料種類しりょうしゅるい(中分類ちゅうぶんるい):
資料種類しりょうしゅるい(小分類しょうぶんるい):
時代じだいと場所ばしょ(大分類だいぶんるい):
時代じだいと場所ばしょ(中分類ちゅうぶんるい):
時代じだいと場所ばしょ(小分類しょうぶんるい):
作者さくしゃ(50音分類おんぶんるい):
作者さくしゃ:
フリーワード:
本作描绘了著名明景胜地鴫立泽。人们走在松树林立的街道上,背景延展着相模湾的碧波。松荫下可见朝圣者休憩的身影。现今,通过大矶的东海道沿线仍留存着许多排松树。
《东海名所改正道中记》10大矶 鴫立泽
本作描绘了马入川之渡的景色。马入川是相模川的下游流域的名称。明治11年(1878)在马入川架设第一座木桁桥之前,此处仍延续江户时代的渡船传统。马入之渡作为眺望富士山和大山的名胜,从初代广重时代起便常见于浮世绘。 茅草屋顶的房屋、乘坐渡船的身着和服的人们等,乍一看似乎与江户时代的景色没有什么不同,但渡船上的人力车、站在岸边的男子手中所持的洋伞等,悄然透露出文明开化的影响。
《东海名所改正道中记》9平塚 马入川之渡
作中可见通过画面前面的江之岛一之鸟居前往江之岛参拜的人们,画面中央是游行寺桥,画面右侧深处是游行寺。初代广重也描绘过藤泽宿的经典景色,原本拱形的游行寺桥为适应人力车和马车通行,于明治时代改建为西式平桥。画中也能看到在桥上通行的人力车和马匹。画面右侧桥畔处,样似茶屋的建筑物设有窗户,处处显露出文明开化的影响。 骑马者貌似居留区的外国男性。当时,横滨居留地的外国人外出限制在半径十里(约40km)范围以内。因藤泽宿恰处其活动半径内,此类异国身影的出现符合历史实情。
《东海名所改正道中记》8藤泽 江之岛道鸟居
本作描绘了从户塚大坂看到的景色。此处从江户时代便是东海道著名险段,陡坡延续不绝。貌似来自横滨的骑马洋装西洋人的身影和背景中可见的电报线昭示出这是明治时代的景色。当时,居留地的外国人可在居留地半径十里(约40公里)范围内自由活动。
《东海名所改正道中记》7户塚 山道眺望富士
本作描绘了登上权太坂后境木一带的景色。“立场”是驿站间设置的休憩所。这一带曾是武藏国(保土谷宿)与相模国(户塚宿)的交界。登上难关坡道后有一家茶屋,以牡丹饼闻名,在此可眺望镰仓山的远景。 画面中央利用天然树木架设电报线。另外,在画面中从近处向远处延伸的坡道上,描绘了身着统一半缠上衣、肩挑供神酒箱的大山参拜队伍。描绘了人力车、电报线等明治时代新引入的文化和从江户时期延续至今的大山参拜场景。
《东海名所改正道中记》6境木立场 程谷
本作描绘了横滨市神奈川区的青木桥的景色。青木桥是日本最早跨铁路架设的跨线桥之一。铁路开通时,施工方在东海道穿行的山丘处开凿隧道铺设铁轨,而原有的东海道则以从桥上通行的方式得以保留。现存桥梁竣工于昭和46年(1971)。 画中题跋所提的“陆蒸汽”即指蒸汽机车,可知当时蒸汽机车被叫做“陆蒸汽”。
《东海名所改正道中记》5蒸汽机车候车处 神奈川
明治时代,随着铁路的开通,江户时代的浮世绘中经常出现的六乡川(多摩川的下游)渡口上也架起了桥梁,蒸汽机车开始行驶。
《东海名所改正道中记》4六乡川铁路 川崎
明治5年(1872)铁路开通后,在品川宿郊区八山附近设立了品川站。本作品描绘了横贯八山架设的跨线桥“八山桥”和在其下行驶的蒸汽机车。八山是一座小山丘,风景优美,从江户时代起就作为风景优美的名胜在浮世绘中多次被描绘。八山陆桥成为可以观赏蒸汽机车的新景点。
《东海名所改正道中记》3八山之下 品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