ふりがな
江の島の歴史
江の島歴史年表
江の島散策マップ
江の島の文化財
江の島を訪れた人々
資料種類しりょうしゅるい(大分類だいぶんるい):
資料種類しりょうしゅるい(中分類ちゅうぶんるい):
資料種類しりょうしゅるい(小分類しょうぶんるい):
時代じだいと場所ばしょ(大分類だいぶんるい):
時代じだいと場所ばしょ(中分類ちゅうぶんるい):
時代じだいと場所ばしょ(小分類しょうぶんるい):
作者さくしゃ(50音分類おんぶんるい):
作者さくしゃ:
フリーワード:
歌川広重 1840 這幅畫是俯瞰視角下的品川宿場,畫面深處是漁師町和品川寬闊的海面。近景中在宿場街道來往的行人,除了有旅人,還有配送膳食的夥計、肩挑扁擔的行商、搬運乘客的轎夫等形形種種、交臂而過。在畫面中景中的左側,可以看見收起風帆停泊著的船只、和風細浪海面,與熱鬧的宿場形成鮮明的對比。
東海五十三次 品川(狂歌東海道)
歌川広重 1840 畫中是從六鄉川的西側看上去的景色。在往返於六鄉川的渡船上可以看到很多乘客,由此可知川崎宿一帶交通量的規模。在畫面左下方看到的簡樸小屋是舟役所,乘渡船的人們在這裏交付船費。此外,畫中還有在岸邊等船的母子、閑談的女人們,以及街道上行人來往的情景。
東海五十三次 川崎(狂歌東海道)
歌川広重 1841 畫中是神奈川臺的盡頭的簡樸茶屋,後景中是神奈川一望無際的大海。海面的右側可以看到野毛山和本牧岬,在海上行進的帆船隨著遠行被描繪得越來越小,籍此表現出海的遼闊。從高臺上的神奈川臺眺望大海風景倍受好評,神奈川臺上的茶屋鱗次櫛比、非常熱鬧。然而在這幅畫中所描繪的,卻是一種遠離喧囂的悠閑風景。
東海五十三次 神奈川(狂歌東海道)
歌川広重 1840 這幅畫描繪的是境木立場(驛站之間的休息場所),畫中有乘在轎子上點餐的客人,也有坐在茶屋中欣賞景色的客人,能看出這是一個繁榮熱鬧的立場。在松木叢生和色彩樸素的背景之下,更加襯托出茶屋所表現出來的色彩豐富的景色。
東海五十三次 保土ヶ谷 境木立場(狂歌東海道)
歌川広重 1840 畫面左側的河岸上,有相連著的平塚宿的房屋。遠景中是白雪覆蓋的富士山,富士山的右邊是大山。在畫面的深處還能看到正在馬入川逆流而上的帆船。
東海五十三次 平塚 馬入川(狂歌東海道)
歌川広重 1840 這幅畫是以俯瞰的視角描繪的大磯宿的街道、和畫面深處寬廣的相模灣。遠景中的海岸線上漂浮著點點白帆,襯托出和遠處伊豆半島的距離感。大磯是家喻戶曉的復仇故事《曾我物語》的舞臺,有一塊以大磯之虎為典故的虎御石,是著名的觀光景點。
东海道五十三次 大磯(狂歌东海道)
歌川広重 1840 這是小田原海濱的街道風景。在畫面深處的海岸上,漁夫們正在拖拉魚網,近景中的街道上行走著旅人,隨風飄擺的斗篷讓人感到吹佛的海風。在遠景處的水平線上漂浮著點點白帆,襯托出大海的廣闊,雖然在近景處描繪了大棵的松樹,但這幅作品非但沒有壓迫感,反而給人一種開放感的感覺。
東海五十三次 小田原(狂歌東海道)
歌川広重 1840 這幅畫直逼眼簾的、是畫面左側的陡峭崖壁,用它突兀的壓迫感來襯托右側的深邃的峽谷。箱根的山道在下雨時會變得泥濘,為了防止旅人滑倒,山路上鋪墊著石板塊。
東海五十三次 箱根(狂歌東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