ふりがな
江の島の歴史
江の島歴史年表
江の島散策マップ
江の島の文化財
江の島を訪れた人々
資料種類しりょうしゅるい(大分類だいぶんるい):
資料種類しりょうしゅるい(中分類ちゅうぶんるい):
資料種類しりょうしゅるい(小分類しょうぶんるい):
時代じだいと場所ばしょ(大分類だいぶんるい):
時代じだいと場所ばしょ(中分類ちゅうぶんるい):
時代じだいと場所ばしょ(小分類しょうぶんるい):
作者さくしゃ(50音分類おんぶんるい):
作者さくしゃ:
フリーワード:
歌川芳盛 1863 經過漫長的旅程,大名行列抵達京都。畫中描繪了在內廷的紫宸殿中,將軍身着公家的束帶(即官员的正规装束)來拜見天皇的情景。
東海道之內 京都參內
歌川貞秀 1863 這是「上洛東海道」系列中的一幅。畫中佐以地名,描繪了從由比浜鶴岡八幡宮的一之鳥居之前,向著稻村崎、腰越、江之島,甚至更遠的箱根山、二子岳、下田、直至富士山方向望過去的一路景觀,貞秀以繪製名勝鳥瞰圖而見長,而這正是非貞秀莫屬的一幅作品。另外,畫面中央描繪了一棵似乎將畫面一分為二的松樹,這是一種嶄新的構成,似乎是在表現正在佇立觀望波浪拍岸而來的家茂將軍。實際上家茂並沒有來到過這個地方,正如40號作品一樣,這是以源頼朝為托借而繪製的一幅作品。
東海道名所ノ内 由井濵
二代歌川國貞 二代歌川廣重 1863 這幅畫是根據1863年十四代將軍家茂上洛(即前往京都)的題材所創作的「上洛東海道」系列中的一幅,是二代國貞(四代豐國)和二代廣重的共同執筆的作品。畫中描繪了將軍在江之島的岩屋(即石窟)前觀看海女母女倆人從海中撈取鮑魚的情景。但是,家茂在上洛途中實際上並沒有順路去過江之島,這是托借與江之島有關聯的源頼朝的情節。畫面中央以海波為界,陸地部分由二代廣重、海中部分由二代國貞分擔描繪,由擅長人物的二代國貞和擅長風景的的廣重發揮特長、各顯其能。
東海道名所之内 江之島
這裏描繪了保土穀宿具有代表性的風景帷子橋,這個橋曾多次出現在初代廣重的名所繪上。在渡橋的行人中有叼著烟管的武士和隨從、也有手持斗笠的女人和腳夫等,旅人絡繹不絕,在橋上交會而過。
程穀 帷子橋
歌川芳員 1853 在藤澤的背景中可以看到藤澤的地標之一遊行寺,畫中是因緣傳說中的角色,左側是小旬判官,中間為食人馬鬼鹿毛,右側是照手姬。傳說中小栗判官曾駕馭著鬼鹿毛四蹄站立在圍棋盤上,不過在這幅畫中,小旬判官正在和鬼鹿毛對弈棋盤。
東海道五十三次内 程谷・藤澤
歌川廣重 1855 畫面最深處的是富士山,在富士山前面的是愛鷹山。愛鷹山的山腳下延展著一片被稱為浮島原的濕地,據說這是原宿之名的由來。畫面上的富士山突兀而起,以此表現富士山是何等宏大。
五十三次名所圖會 十四 原 愛鷹山富士眺望
歌川廣重 製作年代:1855 出版商:蔦屋吉蔵 從戶塚宿驛通往藤澤的長坂坡叫大坂(現在仍在巴士站名等地名中留存使用),雖然是行路難的一段街道,卻以觀賞富士山而著名。在畫面前方描繪著谷戶田的農作景象。
五十三次名所圖會 六 戶塚 從山道眺望富士(豎繪東海道)